俗話說,知己知彼百戰百勝。
目前,勇士隊的戰術結構是怎么樣的,核心球員的特點和弱點是什么樣。一定是火箭主教練烏度卡,乃至整個教練組重點需要做功課的必修課。
目前,勇士隊的戰術體系依然是圍繞快速傳導球和大量無球跑動展開,但是隨著吉米·巴特勒的加盟,他們的進攻融入了新的元素。
目前,勇士的核心進攻主要是由兩大王牌引導:史蒂芬·庫里的無球跑動+外線火力,以及吉米·巴特勒的強攻單打。
目前,庫里的表現依舊是勇士整體的晴雨表,常規賽三分出手大概11次,并且命中率在40%以上,屬于高產高效的恐怖級別射手,任何防守松懈都能給庫里跑位和掩護后獲得輕松出手的機會,因此,這輪火箭的首發中鋒申京,有很大的概率會被庫里軍訓。
火箭與勇士的前幾次交手,庫里射爆了申京,申京采用蹲坑的防守策略,腳步移動速度不佳,防不出來,火箭與勇士常規賽的最后一次交手,當庫里打擋拆找申京,換防換防出來,貼防庫里,火箭其他球員采取支援申京,一起包夾庫里,迫使庫里出球的策略,當然這樣的防守選擇和防守策略,還要看勇士其他球員得到的機會,外線手感好不好,如果勇士空位的射手火爆,那么火箭的防守策略很難做,屬于按起葫蘆起了瓢,需要火箭去賭博,給某些不是射手的球員空位機會,會不會被他們制裁。
但是,勇士也非常清楚,庫里的遠投不足以延續一整場,畢竟庫里年齡大了,體能不夠支撐這樣的打法,在克萊·湯普森離隊后,勇士沒有第二位歷史級別的致命射手,促使對方的防守選擇更好做。
于是,勇士會在陣地戰中,頻繁地利用庫里的無球威脅為巴特勒創造機會,通過底線的無球掩護策略,當對方重點關注庫里的跑位時,巴特勒會利用掩護切入禁區,直接攻框或者造犯規,特別是季后賽版本的吉米·巴特勒,有著在頂尖防守強行殺到籃下,命中關鍵球的硬漢體質。
當巴特勒加入勇士后,勇士過去季后賽的戰術和打法,肯定會有一些調整和改變,因此,庫里和巴特勒這兩位超巨,必然會影響大量的防守資源,狄龍和阿門大概率會承擔很重的領防重任,或許火箭階段性單防效果不佳,會有更多的協防和包夾,給勇士角色球員更多的空位機會,看看勇士角色球員是否能把握住。
可以簡單歸納勇士的戰術體系是庫里的無球牽制+吉米·巴特勒的持球強攻為勇士所有戰術的發起點。
勇士除了雙核以外,還有一定靠譜的射手,希爾德是一名頂尖的射手,常規賽場均8次出手,三分命中率在40%左右,火箭與勇士的前幾次交手,希爾德就爆發過,制裁過火箭的防守策略,希爾德的存在,能為巴特勒和庫里提供空間支撐。
當然,庫里+希爾德的雙射手組合,在防守端兩人都會被火箭針對,科爾敢不敢長時間讓這兩人同時在場還不得而知,畢竟火箭點名制裁的球員有限,杰倫·格林在兩隊常規賽最后一次交手點名庫里,作為新兵蛋子,杰倫·格林在季后賽的發揮還是未知。
勇士陣容還有另外的特點,陣容老化和季后賽經驗是并存的。
目前,庫里37歲,追夢36歲,巴特勒35歲,這使得勇士在比賽中,這些老將的腳步移動速度變慢,在超級高速攻防轉換的適應力肯定會有所下降,在兩隊常規賽的幾次交手就可以明顯看到,比賽一旦進入快節奏高對抗的攻守轉換中,勇士的退防顯得明顯吃力。
這樣的年齡結構帶來潛在的傷病和體能危機,但是季后賽經驗,勇士完勝火箭,吉米·巴特勒、庫里、追夢格林都在季后賽見過大場面,以及在季后賽有著出色貢獻的巨星球員,他們的發揮曾經左右比賽的走向,系列賽的走勢,以及總冠軍的走勢。
勇士球員的缺點和弱點也非常明顯,庫里身材瘦小,容易在換防后被高鋒線和中鋒針對,希爾德橫移速度不佳,巴特勒雖然強硬,但是外線投籃不穩定,勇士的弱點在于,過于依賴雙核庫里和巴特勒的牽制創造出來的機會,過于依賴球隊整體進攻體系的跑位和創造機會能力,其他球員缺乏自主進攻能力,如果火箭能割裂雙核與角色球員的聯系,那么火箭贏球的希望則增加。
勇士還有一重要的弱點和缺陷,就是失誤率偏高,容易被火箭打攻守轉換。